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西街观察】银行发力“对公”,谨防过犹不及

银行正在纷纷加码"对公",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2024年已披露的上市银行中报中,不管是前几年高歌猛进的"零售黑马"平安银行以及曾经的"对公之王"浦发银行,还是城商行龙头江苏银行,无一例外,诠释了"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饭吃"。

银行发力对公也早有迹可循。2023年,银行对公贷款投放力度明显高于个人贷款,上市银行对公贷款全部实现增长,其中,国有大行增速保持领先。此外,"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也开始寻求"零售转型,对公补位"的策略调整。

发力对公,银行可以顺势而为,但也要理性布局,避免随波逐流。

银行业务大致可分为对公和零售两大支柱。零售业务,主要面向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包括我们熟悉的个人存款、个人贷款、信用卡等业务;对公,则主要服务于企业、机构等法人客户,包括企业存款、企业贷款、投行等业务。

在新常态下,对公端的展业确实要优于其他领域,特别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和支持实体经济这一使命职责的召唤下,对公业务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彰显。

从人民银行披露的上半年信贷数据也可以看出,对公业务成为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主力军,占比高达82.9%。

站在银行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公业务也具有较高的利润贡献度。相比零售业务,对公业务通常涉及更大的资金规模、更复杂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及更长的客户关系周期,这为银行带来了更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更高的盈利能力。

而在当前宏观形势下,零售业务不仅面临需求萎缩下的资产荒,其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同样承压。这种压力在中报中得到了明显体现,具体表现为零售银行业务板块的业绩滑坡。

零售转型,对公补位,出于改善营收、实现利润增长的现实考虑,发力对公也算是顺势而为。毕竟生存是第一要务。

但若银行在没有充分评估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加大对公业务的投入,这种大干特干,带来的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风险的积累。

毕竟,对公业务涉及的企业和项目类型多样、风险复杂。如果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可能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一拥而上,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这也将导致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甚至可能面临业务萎缩的风险。

作为资源优势型业务,对公业务真的好干吗?特别是在房地产和平台公司业务出现低迷的情况下,对公业务并非所谓的"香饽饽"。

从贷款投向上也可以看出,各大银行较为雷同,上半年新投放贷款主要流向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领域。

在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低迷、净息差缩窄的背景下,经营是每家商业银行都要作答的难题。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机遇,重新发现对公业务,不失为一条路。

但在经营中,不仅应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市场的变化,更得保持清醒头脑,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自身的"护城河",才有可能做大做强。

"对公"虽好,也不要贪杯。

北京商报评论员岳品瑜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安徽新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爱尚友信会务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贺容成,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会议及展览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翻译服务;票务代理服务;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除依法[全文]
    2024-12-26 02:10
  • “光伏贷”“垃圾处理贷”“水务贷”……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被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服务迭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全文]
    2024-12-10 02:10
  • 2024年11月1日,全国扫黑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放高利贷正式入罪,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革新。一、高利贷入罪的标准- 主体和行为条件-[全文]
    2024-12-08 02:09
  • 房价下跌了 30%,但是这几类人并没有后悔。1. 第一种人,就是在几年前一定得买房的那批刚需买房者,他们在那段时间无论如何肯定是要买房的。虽然房价下降了,但是有些地方的房价下降幅度更大,而且自己的房子又不考虑对外卖,降与不降其实区别都不大了[全文]
    2024-11-29 02:06
  • 11月11日晚间,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捷智能,688455.SH)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龙进军提议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提议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含),不超过3亿元[全文]
    2024-11-12 02:08
  • 随着上海929新政的落地,上海楼市迎来了显著的回暖迹象,这一政策不仅降低了刚需客户的购房门槛,还加速了改善需求的释放,豪宅市场热度也随之上升。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上海929新政针对外环外区域个税要求从三年改为一年,有效降低了购房门槛,使得外[全文]
    2024-11-01 02:0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安徽新闻资讯网 anh.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