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福建食安一市一品 三明:小作坊大产业 沙县小吃再领风骚

“沙县小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单位”“库长制”……福建治理餐桌污染二十年来,一个个日新月异的标签不断丰富着三明食安印象。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农田到餐桌,从主体责任到监管责任,三明市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以“食”论“食”,营造三明市食品安全大环境好比烹饪一桌好菜——监督是严格把控食品原材料的来源优质可靠,规范是精确搭配好每一份配料与调味品,管理是及时调整烹饪的火候恰到好处,宣传是吸引食客纷纷落座的精致摆盘……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上桌,功不可没的是幕后掌控全局的“厨师长”——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而在餐桌上独领风骚、引人食指大动的必定是远近闻名的三明“招牌菜”——沙县小吃。 

进击“标准化”——沙县小吃转型升级再出发 

走进沙县小吃文化城展厅,琳琅满目的沙县美食映入眼帘。一包包速冻水饺整齐排列在冰柜中,盒装拌面、板鸭、辣椒酱等沙县特色“伴手礼”分门别类地陈列在展架上。它们从沙县小吃中央厨房出发,通过冷链物流、线上销售等方式,出现在各大商超、网商平台。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舌头”,沙县小吃的每一份产品都有迹可循、有源可溯。

沙县小吃“伴手礼”。陈巧玲 摄 

上世纪90年代,大量沙县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沙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沙县小吃作为一项富民工程,专门成立了全国唯一以政府名义成立的“小吃办”——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拉开沙县小吃蜚声中外的序幕。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如今,沙县小吃在全国乃至欧美、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经营门店8万余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从小作坊发展到大产业,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沙县小吃的“逆袭之路”上点亮一盏盏指路灯——定标准、强监管、树品牌……经过一系列“放管服”改革措施,“沙县小吃”在快餐界更新换代的洪流里屹立不倒、独领风骚,乃至成为三明市的一张响亮名片。 

2021年3月,正在福建三明考察调研的国家领导来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勉励沙县小吃产业“再接再厉,继续引领风骚”。同年9月,三明专门成立三明市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依托市市场监管局和沙县区委成立三明市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工作。“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工作,专门出台了‘五项提升’行动方案,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我局立足自身职能,以保障食品安全为切入点,以提升标准化水平为引领,助推沙县小吃产业朝着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世宣向记者介绍。沙县区俞邦村列入福建省级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试点创建,正是沙县小吃规范食品安全标准、推动小作坊良性发展及转型升级的一个集中缩影。 

“俞邦村的小吃比较多,以往基本是农户在家庭里的锅灶里自己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依托原有场所,按照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的要求进行重新规划,建立小作坊加工示范区,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科科长陶然介绍,除加强监督引导之外,三明市市场监管局还会对从业人员进行基础的食品卫生培训,改善以往家庭小作坊的随意性。 

沙县小吃,不止于沙县。俞邦村是沙县小吃的一个典型,放眼全国,沙县小吃的身影遍及各省。在展厅中,一块“中华特色小吃产业云脑”的蓝色大屏幕吸引记者眼球,滚动的数字实时展示着沙县小吃产业发展数据。

沙县小吃大数据。陈巧玲 摄 

据统计,沙县小吃经营门店已超8.8万家,从业人员超30万人。目前,三明市已启动全国沙县小吃“千店加盟赋能提升计划”,推动小吃加盟连锁店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引导传统小吃门店标准化升级改造。同时,三明市市场监管局指导沙县区确定沙县小吃拌面、扁肉、烧麦等10个核心产品,并已制定发布团体标准7个、完成原材料种植团体标准草案制定3个。 

生产标准化、产品标准化、门店标准化,“标准化”成为沙县小吃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词。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沙县小吃戮力把好食品“安全关”,打造沙县“好味道”。 

监管触角直抵“神经末梢”——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单位名单,三明市被确定为福建省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单位。从农田到餐桌,三明市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严守每一道防线,对标“四个最严”,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全力保障质量安全,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契机,三明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1333”行动(即健全一支队伍、落实三大责任、打造三个平台、完善三项机制),打造立体式、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因为农产品的生产土地及散户很多,监管人员不足,所以我们就率先提出要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队伍,把监管队伍延伸到村级,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曾慧芳告诉记者,三明市于2018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并推进建设村级协管员队伍时,已超过1700个行政村实现每村配备一名村级协管员。该做法获得福建省级认可,并于近年全省推行。

尤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智慧监管平台登录界面。 

为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体系建设,三明市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尤溪县为试点,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开发手机监管巡查APP,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手机监管巡查APP平台主要是给村级协管员使用的,协管员外出巡查时可通过手机进行定义,以及上传工作巡查记录等。”曾慧芳补充道。目前,尤溪县已建成覆盖县、乡镇、村三级“智慧监管”网格体系。 

织密疫情“防控网”——进口冷链食品库长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尤显重要。2021年11月,为有效落实“人物同防”措施,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建立“3143”运行模式,在福建省率先启动全市冷库“库长制”,筑牢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防线。 

据悉,“3143”运行模式即“明确三级库长、建立一套体系、实行‘四一举措’、做到三个最前端”。其中,“三级库长”具体为由辖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分管领导担任属地总库长,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库长制各项工作;由企业实际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库长,负责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四证”(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消毒证明、追溯凭证)等主体责任;由辖区监管执法人员担任监管库长,负责建立冷库档案等监管责任。

沙县区库长制流程图。 

“库长制主要是通过1张工作流程图来构建2条防线、3份工作表单、4项责任清单,把各个县的食品冷库主体责任以及监管责任,具体分到冷库的主要负责人和当地的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游荣纲介绍,通过构建“1234”管理体系,进一步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实现“户数清楚、责任明确、流程科学、防控到位”。 

在建立体系、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三明市实行“四一举措”,即“一库一专管、一库一台账、一周一检查、半月一巡查”。通过一一对应“量身定制”的闭环管理模式,将监管精确落实至每个冷库。同时,建立“库长制”常态化督导机制、健全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公示库长责任制信息等,多措并举做到“监管服务、维护群众安全、社会共治”三个最前端。 

据统计,2021年三明市11个集中监管仓累计出入库进口冷链食品176柜、1193批次、4324.77吨,实行异地集中监管仓凭证互认报备306家次、944批次、4306吨,立案查处涉进口冷链食品案25起,罚没30.05万元。(陈巧玲、陈仪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安徽新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十月的滨海县正红镇,稻田飘香。齐刷刷的稻穗密密匝匝,长势十分喜人,美不胜收。长势喜人的水稻,凝聚着广大种粮人的辛勤耕耘和希望。也是该镇狠抓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农业管理现代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具体成果。 日前,在该镇吴王村历经2022年高标准[全文]
    2024-10-26 02:00
  • 连日来,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开展新一轮低压设备及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抢抓安全生产“主动权”,做好“秋检”文章。为确保“秋检”工作取得实效,该公司低压综合服务网格工作人员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的工作思路,针对秋冬季特点,对存在隐患的台区[全文]
    2024-10-16 02:00
  • “本来只是想打电话咨询一下,没想到工作人员很快直接帮我们搞清楚了整个办事流程!”近日,福建漳州邝氏幕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拨打长泰区行政服务中心助企服务热线,咨询企业在补办不动产证时所遇到的问题。该企业的消防、竣工验收流程已经完成,但最终[全文]
    2024-09-04 02:00
  • 确山县古称“朗陵”,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境内有淮河、臻头河等大小河流10余条,水库50余座,境内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运用检察一体化履职,创设“绿益朗陵”环资检察文化品牌,成立“绿益[全文]
    2024-08-28 02:00
  • 7月24日,海南省澄迈“东坡讲堂”首场讲座在金江影剧院开讲。著名学者、作家刘传铭教授受邀作《东坡的世界·世界的东坡》主题讲座。澄迈县委书记盛勇军,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泽文,政协主席魏和金等领导,省旅文厅、海口市文联、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的领导、专家[全文]
    2024-07-26 02:00
  • 焦作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始终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高标准按照创建工作总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丰富创建活动载体,着力提升创建水平。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师生言行崇德向善,教学环境风[全文]
    2024-06-20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安徽新闻资讯网 anh.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